加快推進工業優化升級
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命脈。在經濟發展新階段,需要緊緊抓住產業升級這條主線,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。今年,我市將依托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、呼和浩特科技城、京蒙協作產業園三大平臺,全力強基礎、優環境,招人才、引投資,上項目、促轉型,加快建設主導產業清晰、比較優勢明顯、集聚效應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。
推動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全面發展,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。中部核心區著力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、草原特色產業、新興服務業三大產業體系,重點推進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、國際通信專用通道等項目落戶。
以呼和浩特科技城建設為引領,全面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。啟動建設科技城2700畝創新中心區和800畝核心區,在土地供應、金融支持等方面實行差別化優惠政策,推動信息技術、智慧能源、生命科學等高端產業發展,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國際科技合作中心。以科技城為引領,加大科技投入,發揮創新獎勵扶持資金和創新投資引導基金作用,強化對科技型企業的扶持。推進京蒙協作產業園區建設,打造西部城區產城融合新高地。按照產城一體、協作共建、利益共享的思路,加快推進京蒙協作產業園建設。圍繞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,依托現有產業基礎,與京津冀地區探索開展飛地經濟、園中園等多種模式的合作,發展高端裝備制造、新能源汽車、文化創意等產業,打造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區。
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
服務業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,今年我市要立足獨特的文化資源,豐富壯大文化產業、會展經濟、文體賽事等新產業、新業態,開工建設中蒙博覽會永久性國際會展中心,推動會展業市場化、專業化、國際化,提升國際美食博覽會、國際汽車展、綠色農畜產品博覽會等展會水平,舉辦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。積極引進國內外品牌賽事,辦好新能源汽車賽、呼和浩特國際馬拉松賽等有影響力的賽事活動,促進體育產業發展。
完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政策,不斷增強金融服務的普惠性,建設區域性重要金融交易結算中心。健全企業上市掛牌扶持獎補政策,強化場外培育,推動2家企業在主板、新三板上市,11家企業在自治區股權交易中心掛牌。
抓好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,改善提升“兩港三區”基礎配套,改造升級惱包快遞電商產業園,推動嘉楠耘智大數據、申通快遞智慧物流、法國快遞跨境貨物集散中心等項目落地,全面加快電商發展,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1000億元以上。進一步完善城鄉物流配送體系,新增100個快遞配送網點。
持續增強經濟發展動力活力
深化各領域改革。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動行政許可事項全部進入服務大廳,市本級和旗縣區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70%以上。新增兩個不動產登記服務大廳。全面推開“證照分離”改革,探索推進“照后減證”,著力破解“準入不準營”問題。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。深度融入“一帶一路”和“中蒙俄經濟走廊”建設,精心組織中俄、中蒙建交70周年相關活動,積極組織企業參加東盟、中蒙俄等各類國際博覽會。辦好倫敦“呼和浩特推介會”。全力推進綜合保稅區驗收封關;爭取開通更多中歐班列;鞏固加密國際航線,推進國際快件通關業務升級。
持續增加有效投資,實施億元以上重大項目300個,完成投資600億元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完善招商引資項目庫,實現重大項目“策劃一批、建設一批、儲備一批、滾動發展”。在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粵港澳等地區舉辦招商引資推介會,爭取引進項目200個、總投資2000億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