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,呼和浩特市吹響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號角。近年來,呼和浩特市同步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、國家衛生城市、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“三城同創”工作,一項項溫暖人心的民生工程相繼出爐,一件件實事好事落到實處,妥善解決了一大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疑難問題,讓首府人民感受到更整潔的城市環境、更暢通的交通條件、更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務以及更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。
在餐飲服務領域開展了“廚房革命”,全面推行“明廚亮灶”工程和“四化”管理模式(廚房管理“透明化”、食品貯存“超市化”、現場管理“色標化”、加工管理“規范化”),全市餐飲服務行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了整體提高,共有1.6萬家餐飲場所實現“明廚亮灶”,讓消費者看得清楚吃得放心,從舌尖上保障食品安全。
主城區青城驛站、公共廁所、小區驛站達到4213座;新建、改建青城驛站和小區驛站1146座,組建了市青城驛站管理中心,加強精細化管理。
打通“斷頭路”6條,新建人行過街天橋10座。巴彥路、金海路、哲里木路等路網改造提升和三環路加快建設、呼張高鐵呼集段、呼準鄂鐵路通車運營,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全線洞通,2號線一期工程加快推進。
在建設生態園林城市方面,結合首府城市建設及地域特征,相繼建成哈拉沁生態公園、草原絲綢之路主題公園、山體公園等一大批公園建設項目。其中,哈拉沁生態公園、山體公園等項目的建成,成為城市廢棄地改造、建設生態節約型園林新的成功案例,對改善城區環境起到重要的作用。打造大青山前坡生態綜合治理項目,構筑北部綠色生態屏障。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,種植各類苗木4310余萬株,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%。全面實施“攬山入城”、沿黃生態走廊、陰山北麓綠化等重點工程,完成生態修復37萬畝。
呼和浩特市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,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不斷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,全力打造“好人之城”。
從1994年開始,連續開展 “十佳市民”“青城驕傲”“最美青城人”“青城好人”“道德模范”等評選活動,先后涌現出見義勇為全國道德模范謝明、張八十一,敬業奉獻中國好人包青山、李文普,助人為樂自治區道德模范武漢鼎等一大批好人典型,截至目前,獲得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9人,中國好人16人,自治區級道德模范及提名獎65人,內蒙古好人100人,市級道德模范及提名獎276人,青城好人380人,在全社會營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。不僅如此,還在全市的市民服務中心、旅游景區、居民區等地修建了好人主題廣場、好人長廊、好人游園、好人社區、好人墻、好人館、好人街等,對好人事跡進行展示宣傳,讓“好人”走近群眾身邊、走入百姓生活。
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,我市以“德潤青城·文明之行”為主題,大力開展“美在青城”“禮在青城”“愛在青城”“信在青城”“和在青城”“敬在青城”——“六在青城”系列主題實踐活動,全面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,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從我做起、從小事做起、從細微處做起,有力地促進了公民道德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。
“各位同學,這位是我們的敬業之星,他的事跡……”正值暑假,來自玉泉區恒昌店巷小學三年級的同學們走進玉泉區好人館,聆聽講解員介紹“道德模范”和身邊“好人”的先進事跡。
為全面展示公民道德建設豐碩成果,為了讓好人帶動好人,讓好人感染好人,呼和浩特為好人模范建館、塑好人模范形象、傳好人模范精神。
玉泉區打造的三個“玉泉好人館”、兩條“玉泉好人街”和一個“玉泉好人公園”,讓200多位玉泉好人和各級道德模范上“榜”。
近年來,玉泉區持續培育推選“身邊好人”“最美人物”“道德模范”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傳承玉泉文化、建設“文明玉泉·好人之城”的重要抓手,將“好人線索”的搜集作為好人評選的基礎,通過居民小組、企業班組、基層黨支部等廣泛推薦身邊好人,按月發布玉泉好人榜。同時立足區情實際,細分“新鄉賢、好村官、好鄰居、好少年、好婆婆、好妯娌、好媳婦、最美教師、最美醫生、最美交警、最美志愿者等好人類別30多個,并制定禮遇道德模范制度,通過表彰、饋贈禮品、贈閱書刊、免費體檢等形式開展禮遇道德模范活動,進一步擴大群眾基礎,提高社會影響。
如今,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好人館參觀,首府的各個好人館用道德善舉豎起文明的標桿,充分發揮“蒲公英”效應,引領和帶動廣大群眾以身邊好人為榜樣,在全市形成崇德向善、見賢思齊、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。
在賽罕區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里,前來辦事的市民絡繹不絕。熱鬧的大廳,涌動著改革的動力、發展的活力。為進一步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中心市場監督管理局窗口牽頭落實“企業開辦時間再減一半”的行動,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,有效縮減登記辦照時間;為實現“政務服務一網通辦”,中心整合政務服務資源,部分領域的部門各層級政務數據實現共享;推動“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”行動,政務服務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全部進駐賽罕區行政服務中心辦理;開展“最多跑一次”行動,群眾和企業需到現場辦理的簡單性事項和個人事項,在申請資料齊全、符合法定要求的情況下,實現最多跑一次;實施“凡是沒有法律依據的證明一律取消”,確保企業和群眾在辦事環節中的證明材料只減不增。
賽罕區行政服務中心的后院是賽罕區綜合展覽館,是一座展示賽罕區歷史沿革、經濟文化、社會發展成就的綜合場館。展館綜合展示了包含賽罕好人展、民俗展在內的十多個展區。其中,好人館占地面積120平方米,通過“文字+圖片+視頻+互動”的形式,全面展示了賽罕區身邊好人、道德模范的崇高品質、感人故事,生動詮釋了身邊好人的道德精神。展館民俗展區以物質生產到精神文化為主線,以逼真的景觀復原、大量精美文物和珍貴照片、生動形象活潑有趣的繪畫雕塑、影視圖像等現代化的陳列手段,再現賽罕區的民風民俗。
“富強、民主、文明……媽媽,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老師告訴我們,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和弘揚的。”在阿喇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里,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郭芊芊一邊和媽媽散步一邊對媽媽說。
阿喇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,是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中國夢、好人好事榜(人物傳記)、青城文明旅游公約、志愿服務、仁義禮智信、關注未成年人等七部分組成。公園入口處雕刻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,公園兩側草坪上以“中國夢”為主體,各功能區巧妙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融入景區,為公園增添了濃郁的文明內涵韻味。美德與公園美景相得益彰,文明新風尚撲面而來,讓市民在享受公園美麗風光的同時也得到了道德的熏陶滋潤,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、入心、入行。
近年來,呼和浩特市扎實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作,內容、形式、方法、機制等方面不斷得到改進和創新,為實現呼和浩特市跨越式發展夯實了思想道德基礎。知榮辱、講正氣、學先進、做好人,倡導文明新風,促進社會公德,唱響了全市公民道德建設發展的主旋律。
如今舉全市之力舉辦的八屆“最美青城人”暨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,已經成為首府地區精神文明建設的品牌項目,“十大時代新事”“十大社會公益活動”“最美家庭”“美德少年”“最美司機”等最美系列活動成為德潤青城的響亮品牌?;顒釉u選出來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榜樣示范、典型引路、促進發展的巨大作用,有力弘揚了時代新風,引領了社會風尚,樹立了文明首府形象。
打造幸福家園,建設首善之區是青城人民的不懈追求和美好夢想。欣看今日之青城,道路寬闊平坦、處處滿目蔥翠、小街小巷干凈整潔、老舊小區煥發新顏,一個個小區蘊涵著和諧與溫馨,一張張笑臉抒寫著幸福與快樂。文明之風浩蕩來,青城無處不飛花。如今的呼和浩特,全市人民正用頑強的精神、高昂的斗志,傳遞城市的溫暖,凝聚發展的力量,吹拂文明的新風,點亮和諧的明燈,創造無比幸福的生活。